在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即将到来之际,3月20日下午,由后勤基建处校医院与通识教育中心联合主办的肺结核防治知识专题讲座在我校东校区知行楼201教室举行。校医院副主任医师傅立华担任主讲人,为在场15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健康科普课。
傅立华医师从医学史角度切入,指出结核病作为伴随人类文明数千年的“白色瘟疫”,至今仍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肺结核发病率居高不下,在校园环境中,集体生活模式使得呼吸道疾病传播风险显著增加,统计显示一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每年可造成10-15人感染。
针对校园防控特点,傅医师系统阐释四大防治策略:在早期诊断方面,强调持续两周以上的咳嗽、低热、夜间盗汗“三主症”识别;规范治疗环节,全程6-8个月规范用药可使治愈率达90%以上;校园管理层面,详细解读确诊病例隔离、密切接触者筛查等应急处置流程;日常预防则涵盖卡介苗接种时效、宿舍通风标准、合理膳食搭配等实用指南。
傅医师强调:“结核病防控是涉及早发现、规范治疗、环境管理、个人防护的系统工程,需要师生共同筑牢三道防线——及时就诊的自觉意识、配合流调的法治观念、维护环境卫生的责任担当。”